欺诈合同的惩罚措施
东阳法律咨询
2025-04-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0条,欺诈合同是指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以虚假陈述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骗使对方订立合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被害方有权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要求损失赔偿。此外,如果欺诈行为涉及到法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诈骗罪,可能会构成犯罪,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0条:因为欺诈、胁迫或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竞争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合同无效的规定除外。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不包括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竞争协会章程规定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承诺给予对方一定经济利益,而不能履行这些承诺导致订立合同的行为。第151条:当事人对合同无效或者确认无效的,应当返还对方给予的财物,恢复原状。当返回不可能或者不适宜时,应当折价补偿或者支付赔偿金。合同无效或被确认无效的,债务履行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第152条:行为人因欺诈、胁迫等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不受合同无效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下一篇:暂无 了